天津师范大学:给湿地装上“数字神经”

新闻焦点 2025-09-15 06:01:46 831

调查问题加载中,数字神经请稍候。天津
若长时间无响应,师范上资讯视野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日报记者 刘茜 董山峰 王艺钊

  2月15日清晨,大学地装在天津滨海新区,数字神经天津师范大学京津冀生态文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凡俊带着团队跋涉在滩涂上。天津

  “这是师范上互花米草,是大学地装天津湿地生态系统的‘隐形杀手’。这种外来植物的数字神经过度生长破坏了本地生态平衡,影响了原生植被和湿地鸟类的天津栖息环境。”王凡俊指着手心里的师范上植物向记者介绍。

  天津湿地包括沿海滩涂、大学地装内陆滩涂、数字神经资讯视野沼泽地、天津河流水面、师范上水库水面、坑塘水面、沟渠和浅海水域等多种类型,是维护渤海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养殖池塘围堰、外来物种入侵等对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区域面临岸线硬化、湿地格局破碎化、湿地形态人工化、湿地生态功能受损、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威胁。

  为此,天津师范大学与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组成联合团队,运用多种科技赋能海洋生态修复,在致力于恢复天津滨海新区生态平衡的同时,将科学监测与管理创新结合,用科技创新促进生态保护。

  通过一系列创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项目团队可实时监测互花米草的分布和生长情况,从而制定精确的清除方案。“这就像给湿地装上了‘数字神经’一样。”王凡俊说道。

  此外,项目团队还通过引入先进的生态信息化监测技术,构建了智能化海洋生态保护监测系统,通过安装热成像双光谱摄像机、建设生态监测浮标等手段,结合遥感卫星数据、无人机航拍技术,实现生态区域24小时动态监控,确保修复过程科学透明。

  近年来,天津师范大学主动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产学研合作,在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管理、平台建设、教师创新创业等方面不断出新招、见实效。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20日 08版)

[ 责编:孙琦 ]
本文地址:http://toutiao.thinknovo.com/news/485b49899016.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885 调升6个基点

恒泰证券正式更名为金融街证券

诸子时代·荀子丨人生要懂得知止

上海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政策措施:符合条件居民家庭在外环外购房不限套数

四个“有力”看“两新”政策持续显效

友情链接